2025年05月,课题组论文Nano Letters期刊正式发表!

Nano Letters:银屑病治疗用环形适配体纳米药物

目前,全世界约有1.25亿银屑病患者。分子机制研究发现,TNF-αVEGF的过表达共同推动了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虽然局部应用小分子药物可抑制表皮增生并下调炎症因子(如TNF-α)表达,但这些治疗常影响非靶向生物通路,导致皮肤萎缩、刺痛、红斑和皮疹等副作用。相比之下,抗体类生物制剂通过特异性靶向生物通路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但抗体的大分子特性使其需全身给药,可能诱发自身免疫疾病并加重病情,甚至改变免疫特征。尽管已有研究探索纳米载体(如金纳米颗粒、多肽纳米颗粒、脂质纳米颗粒等)用于负载药物,但由于小分子药物的固有生物通路和抗体的大分子特性无法通过纳米制剂改变,生物安全性仍难提升。此外,靶向VEGF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潜在策略尚未得到验证。

为此,同济大学胡勇教授课题组通过静电作用将环状适配体与金纳米簇共组装,构建了一种核酸纳米药物用于银屑病治疗。该环形适配体纳米药物的核酸序列分别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适配体和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适配体。研究发现,该环形适配体纳米药物经局部涂抹后能穿透角质层进入银屑病病灶深层,同时特异性抑制VEGF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与线性适配体相比,环状结构显著增强了纳米药物的核酸酶抗性、靶向识别能力和透皮效果。这种协同作用有效预防和治疗了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该研究为银屑病等复杂病理微环境的靶向调控提供了新策略。

环形适配体纳米药物合成路线及其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与过度炎症反应示意图


研究成果近期以“Circularization of Aptamer Nanomedicine Improves Nuclease Resistance, Targeted Recognition, and Transdermal Effect for Topical Psoriasis Therapy”为题发表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5c0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