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6年,设有土木工程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3个系,目前材料学科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学院近年来培养和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拥有中科院院士(双聘)1名、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15项、省部级人才计划25项。学院承担了包括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省部级科技一等奖等科技奖励。
博士后招聘
1、博士后进站要求: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材料、化学、生物、计算机、人工智能、机械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有从事过DNA纳米技术,生物材料,微流控技术,逻辑运算,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3)具有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发表2篇及以上高影响力SCI论文;
(4)对科研充满浓厚兴趣,希望发表高水平论文。
2、岗位待遇:
(1)基本年薪30-42万元(依托单位为同济大学或附属医院),另有学术成果奖励,上不封顶,具体待遇可面议;
(2)支持申请“博新计划”等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以及其它国家与地方科技项目和博士后资助项目;
(3)博士后在项目完成并考核优秀后,可优先进入教师系列岗位;
(4)博士后期间优秀者可推荐其海外联合培养;
(5)博士后可选择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
(6)享受职工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
(7)入站即可获得上海集体户口;
(8)子女可进同济大学幼儿园。
     胡勇,国家级青年人才,上海特聘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2021年期间,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赫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随后以海外高层次人才身份加入同济大学。长期从事可编程智能核酸材料方面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化学、材料、医药等多学科交叉方向。迄今,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Angewandte Chemie,Advanced Materials,Matter等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cienceDaily, Phys.Org, ChemistryViews, EurekAlert!等国际知名科学媒体报道和转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4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才计划评审专家,以及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期刊Early Career Editorial Advisory Board,国家基金委Fundamental Research期刊和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青年编委。
应聘办法
请将以下材料合并为一个PDF文件,发送至yonghu@tongji.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岗位+本人姓名+学位+专业”
1. 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学习、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成果等;
2. 个人陈述:可包括个人研究特长、研究计划等;
3. 代表性论文全文(如适用)及其他申请人认为必要的材料。
PS:注重博士后个人发展,提供多方位支持,可推荐到国内外知名课题组联合培养。课题组博士后均获得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个人额外薪资增加15万/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面上项目等人才项目或科研项目支持。